第二届 “中欧资源论坛”在德国海德堡成功召开
2018-12-18 09:51:38
2018年8月9日至10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委会、德中学术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欧资源论坛”在德国学术重镇海德堡市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推进资源科学与技术创新,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Ressourc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UN 2030 SDGs)”。来自十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界的专家和青年学者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资源效率、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观点及成果。
8月9日上午,论坛在海德堡市郊的中德科教大厦正式开幕。海德堡大学教授、海德堡环境经济分析研究所(IUWA)所长Thomas Sterr博士致开幕词,他欢迎各位资源学界专家云集海德堡,共同参与资源科学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目标学术讨论,希望各国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学习,并衷心祝愿中欧资源论坛越办越好。会议承办方代表德中学术中心主任郭彬博士及中欧资源论坛召集人南丹麦大学刘刚教授分别致辞讲话,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来自中国及丹麦、德国、英国、比利时、瑞典、荷兰、加拿大等多国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大家积极支持和参与本次论坛,介绍了中欧资源论坛(SEARF)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及本次会议组织和日程相关情况,论坛主办方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也做了重要发言。
本次中欧资源论坛包含6个主旨报告及6个分会场报告。论坛围绕 “资源利用效率”、“气候变化”、“产业生态”三大主题共邀请6名专家做主旨报告。沈镭副理事长的报告重点探讨了中国能否在2050年实现资源效率4倍数增长的高质量发展及路径选择,德国弗莱堡大学Stefan Pauliuk教授报告了物质流分析方法发展趋势及如何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资源效率的案例,德国海德堡能源环境研究所Monika Dittrich教授介绍了该所对德国高效资源与碳中和转型之路的长期研究,荷兰特温特大学王然然教授阐述了经济增长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能性,瑞典林雪平大学刘阳教授围绕先进制造和瑞典制造业的资源高效与循环经济转型进行了报告,瑞士Quantis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廖勋分享了他基于学术与产业界合作的新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的思考。
论坛下设的6个分会场报告的主题分别是“资源回收与城市矿山”、“气候变化减缓及能源转型”、“可持续建成环境”、“水和污水治理”、“产业生态和资源耦合”、“资源经济与管理”。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刘哲博士、比利时烈日大学赵增丰博士、丹麦科技大学董妍博士、中科院沈阳生态所薛冰研究员、中科院城环所陈伟强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董会娟教授、德国基尔大学杨亮博士、柏林工大及柏林水务研究中心周旷昕博士、同济大学张超教授、清华大学彭天铎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李方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傅晨玲博士、剑桥大学张好雨博士等20余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从资源回收利用、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及产业生态等方面做了精彩报告。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并针对各自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论坛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本次论坛和中欧资源论坛的未来发展,展开了积极讨论,献言建策。大家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组织、论坛报告的质量、论坛的互动性和交叉性,表示希望继续通过该平台加大资源环境领域的中欧学者之间学术交流,为促进促进多学科、跨领域合作解决中国及全球资源环境问题贡献力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沈镭研究员,学会副秘书长及办公室主任王捷和学会主管商永刚等全程参与了论坛活动。会间,与会代表还就进一步发展中欧资源论坛网络及长效发展机制进行了讨论和规划。